「老倒縮」竟是骨折?年過百歲也能提升骨密度,一料理補3大健骨營養
隨著年齡增長,骨折對高齡族群的影響不容忽視,例如導致長期臥床、進而影響心肺功能與認知能力,形成惡性循環。日本骨科醫師中村幸男警告,許多人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面臨骨折風險,卻缺乏自覺症狀。他建議平時就透過飲食攝取鈣質、維生素D與維生素K等健骨營養素,尤其推薦一種美味料理,並搭配適當運動,即使年過百歲也有機會能提升骨密度!
骨折、跌倒,是中年後一大「重傷」!預防刻不容緩
「骨折/跌倒」是日本65歲以上族群需要看護的第四大原因,不過中村幸男認為這個數據可能被低估,且骨折往往被視為意外傷害而非疾病,這也讓很多人容易掉以輕心。實際上,若罹患骨質疏鬆症,即便是彎腰撿垃圾這樣的小動作都可能造成骨折。
台灣骨質疏鬆問題同樣是全民的健康課題。根據衛福部資料,台灣50歲以上民眾約12.3%患有骨質疏鬆症,且台灣女性每三人就有一人、男性每五人就有一人,在一生中經歷至少一次脊椎、髖部、肩關節或腕部骨折。
「老倒縮」注意這種骨折無感卻危險!簡單靠牆快速自檢
除了跌倒造成的骨折,另一種常見的「脊椎壓迫性骨折」往往無聲無息發生,症狀可能很輕微,甚至高達70%的患者根本毫無自覺!統計顯示,日本70歲以上女性中,每三人就有一人曾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,主因與骨骼隨年齡增長逐漸劣化有關,日常的如彎腰、打噴嚏或提重物,都可能造成這類情形的骨折。
該如何察覺這種「無痛」的骨折?中村幸男舉例,觀察身高變化就是初步判斷的方法,很多人會輕描淡寫帶過「年紀大身高變矮」的事實,但如果發現自己比年輕時矮了幾公分,未必是理所當然的老化現象,很可能是無意見發生了脊椎壓迫性骨折。更糟的是,這種骨折可能引發連鎖反應,導致背部彎曲變形、駝背,甚至增加吸入性肺炎等疾病風險。
【脊椎壓迫性骨折簡單自檢】站在牆壁前,嘗試讓後腦與小腿肚同時貼住牆壁,如果無法做到,就有背椎壓迫性骨折的可能性。
防骨鬆必吃私房「奶油燉菜」一次吃到3大健骨營養素
預防骨折與骨質疏鬆,平時飲食營養的攝取很重要。中村幸男特別提醒,打造健壯骨骼需要攝取充足的鈣質、維生素D與維生素K。因為鈣質是吸收率較低的營養素,若少了維生素D的幫助,腸道將無法有效吸收鈣質;而維生素K則是促進吸收到的鈣質作用至骨骼上!主要健骨營養素與食物來源如下:
鈣質食材:牛奶、乳製品、吻仔魚、木棉豆腐、櫻花蝦、大根葉等。
維生素D食材:乾香菇、鮭魚、沙丁魚、木耳、舞菇、雞蛋等。
維生素K食材:納豆、青花菜、菠菜、海帶芽、雞腿肉等。
為了有效補充這些營養素,中村幸男特別推薦一道私房「奶油燉菜」!這道料理以富含鈣質的牛奶作為燉菜湯底,還能加入鮭魚、青花菜等高營養食材,甚至富含鋅的牡蠣也可以一起搭配,進一步抑制破骨細胞活性、活化成骨細胞、促進骨骼生長。只要把喜好的食材炒熟後,加入牛奶燉煮至熟,即可食用簡單又美味的健骨料理。
當然,適度運動對骨骼健康也不可或缺,例如透過簡單的踮腳尖運動,就能刺激骨骼釋放骨鈣素,強化骨質。此外,中村幸男提醒,骨骼保健重在持之以恆,至少三個月以上時間方能看到效果,也鼓勵大家定期接受骨密度檢測,以掌握骨骼健康喔!
快加入《早安健康》LINE好友,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
延伸閱讀: